“負5000到500億、環保農藥巨人、東方不落的太陽……”提到楊壽海三個字,總會想到這些璀璨輝煌的榮譽。作為中國農藥行業的傳奇人物,近些年楊壽海帶領紅太陽集團,大膽布局,跨界融合,企業涉足六大產業27個行業,擘畫出一幅宏大的企業發展藍圖。
楊壽海到底打著什么樣的算盤?他準備把紅太陽集團帶向何方?帶著這樣的疑問,2017年12月31日,央視財經走進紅太陽,借參加“成就百萬能人,健康億萬百姓中國行”啟動大會之機,探尋“環保農藥巨人”的轉型之路。
勇立潮頭,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號召
記者:咱們紅太陽創業立業28年,歷經數次經濟改革大潮,取得了“世界八強”、“亞太第一”、“中國連續十三連冠”等榮譽。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號召,兩年來,我們紅太陽是如何緊隨國家戰略,在企業端策應供給側改革的?
楊壽海:我們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以生物智能為核心,實現傳統技術轉型。通過技術手段的提升,在世界農藥行業率先轉型為生化農業為主體的環保農業,從而促進整個農藥行業的升級換代,減量增效。同時我們將環保農藥和醫藥健康結合,根據生產理念相同、生產工藝相似、生產流程相通的原則,我們將其延伸形成大健康產業,構建一個由健康保健品產業、健康福利品產業和健康農業、功能農業和功能農藥組成的新產業鏈生態圈;第二方面,通過垂直整合和跨界融合,實現上下游產業鏈整合。我覺得我們的傳統產業已經到了一個邊界,而現在的新興產業也剛剛從邊界處起步,如何打破邊界,將傳統產業和現代技術進行跨界融合,可能是當前企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以我們的大汽車產業為例,近年來,我們以智能制造為核心,開發新動能產業鏈:從新能源到新材料,從新材料到新動能總成,再從新動能總成到新動能汽車服務,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圈。可以說,我們完美踐行了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戰略要求。
逆勢而上,以創新催生企業發展動力
記者:現在大家都說制造業產能過剩,傳統制造產業不景氣……在這樣的環境下,咱們紅太陽始終保持高速的成長態勢,這里有什么秘訣可以給制造企業分享,讓他們有借鑒呢?
楊壽海:企業所有產品都是有生命周期,我覺得我們能夠在創業28年當中,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秘訣只有一個——創新。創新的根本是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理念創新和團隊創新,紅太陽每次轉型都是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很好的把握市場,根據市場動向進行轉型。我們的企業歷經五次轉型,產品更是經過無數次地優化,正是由于產品永遠保持與市場連接在一起,這才營造出我們在買方市場的良好口碑。
鏈接全球,傾力打造六大高價值產業鏈
記者:從縱向看,在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強調了要振興實業;從橫向看,中國的實業需要脫胎換骨,往價值鏈更高的層面攀爬,實現全球性競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您提出的 “一核五芯”產業布局,是出于怎樣的考量呢?
楊壽海:過去我們國家的企業大多在價值鏈的中低端,這次國家號召實施創新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戰略舉措,就是在向我們傳達“要向價值鏈中高端轉型”的信息。這一信息,在我的理解,即是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市場、品牌和模式的創新。
近年來,紅太陽錨定價值鏈高端不動搖,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比如,我們的生化農藥、環保農藥向上游轉型,變成了生化醫藥,生物質新材料發展為生物工程農業。再往上,就能衍生出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生化醫藥,最終形成大健康產業鏈生態圈。
汽車實際上也是大健康產業的一份子,屬于鼻尖上的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霧霾的形成有40%到60%的責任在汽油,所以我們要解決發動機動力問題。通過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減少汽油使用量,研究新能源替代汽油,這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勢。
大數據是我們“一核五芯”的絕對核心,因為我們是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必須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也就是“工業4.0”模式。同時,我們以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為核心,對傳統業務模式進行裂變式改造,同時鏈接智能物流、物聯網金融等新興產業,最終形成大數據產業鏈生態圈。
筑巢引鳳,助推“一核五芯”六大產業騰飛
記者:大健康是未來的朝陽產業,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相對于其他企業,紅太陽世界村集體布局大健康有什么優勢?世界村健康產業集團是基于什么樣的愿景,要搭建一個智慧零售平臺?
楊壽海:我們有六大優勢:第一,我們有產品和產業鏈的優勢。目前,我們的大健康產業我們已經形成了四大制造業產業鏈生態圈,在中國健康產業中,沒有一家企業擁有如此規模的制造能力,同時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專利產品66種,控制明特優產品近萬種。可以說從產品產銷兩端,我們都擁有了絕對的天然優勢;第二,我們有平臺優勢。我們擁有工業云和工業服務云,包括正在搭建的紅太陽制造服務業云,這些都是基于我們擁有華東地區規模第一的服務器集群,夯實的基礎為我們開展大數據、云計算、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和智能物流等業務提供了良好發展環境;第三,我們有源頭優勢。目前,我們與國內29個省、1900多個縣市建立了合作關系,擁有眾多第一手資源,中國1588個標志性產品我們已經壟斷396個。尤其在黑龍江、廣西、貴陽等地區,我們還建造了健康農場。這些寶貴的資源,組成了支撐智慧零售平臺的堅實地基;第四,我們的產業布控全球。凡是購買我們環保農藥的國家,都是重視食品健康的農業大國。通過與這些國家建立合作關系,我們已經壟斷全球產品超過一萬種,其中有功能性或帶有輔助功能性的產品過五千種。今天的會議現場,來自馬來西亞、南美、澳大利亞、非洲等地區的供應商紛至沓來,與我們洽談更深層次的合作,他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科研技術和加工生產,將這些綠色食品變成“創意農業”;第六,我們有金融優勢。2017年,我們組建了一家金融控股集團,專門負責集團各大產業的資本運作。未來,我們計劃投入888個億來完善大健康產業鏈,初步估計,整個完成這條產業鏈生態圈需要2500億。所以,大健康產業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投入少回報多。大健康是一個一產、二產跟三產的深度融合,是產業和教育的融合、產業和醫療的融合、產業和金融的融合,更是產業和文化的融合。
高屋建樹,誓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記者:近幾年紅太陽為中國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做了很多的幕后工作,能具體說說咱們企業到底做了哪些事么?
楊壽海:近年來,老百姓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從過去的吃飽飯變成吃好飯,如何保證自己吃的健康、吃的安全成為當下百姓最為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們企業在健康產業健康食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食品健康首先要從農作物種植開始,種的不安全,你就無法使食品安全,后面怎么弄都不行,那是源頭。所以我們和國家農業部優質農產品中心,聯合制定健康農產品的標準認證,叫做“三G一標一碼”——第一,國際上類似的標準叫做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叫做GAP;第二是生產加工過程,按照國際醫藥標準進行生產,叫做GMP;第三是流通和零售過程,必須按照醫藥的國際標準,叫做GSP;第四每一個農產品都要有一個標準,來卻分是綠色、無公害、有機,每一個產品有一個碼,有一個“身份證”,老百姓用手機掃一掃,產地信息,辨別真假,一掃便知,這就是我們的“三G一標一碼”。為什么農業部愿意把整個全中國的國家目錄產品交給我們紅太陽推廣,原因就在于我們的“三G一標一碼”,這樣的機制一旦成型,我們未來的食品將真正實現從田頭到舌頭全程可溯。
劍指2023,成就百萬能人、帶富千萬好人、健康億萬高人
記者:互聯網企業瞬息萬變,能不能描繪一下紅太陽未來的5—10年我們大概的美好愿景,或者到那個階段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楊壽海:2013年紅太陽制訂十三五規劃和未來十年規劃的時候,我定了一個目標。我要創造世界500強吉尼斯記錄,我要創造三家世界500強,其中一家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創造大數據產業,就是智能銷售+智能物流;第二個就是共享經濟企業,我是國家改革開放最大獲得者,我有責任和使命擔當,去“成就百萬能人、帶富千萬好人、健康億萬高人、恩報十萬貴人”。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句狂話,但時間會證明這些話的真實性。我們跟互聯網企業不一樣,互聯網是線上,傳統企業是線下,我們是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線上和線下同體驗。未來,年輕人只要用手機APP,在線上購買我們的富硒米、富硒油、富硒羅漢果等健康食品,1小時內就可以收貨。同時,我還要培養1000萬營養大師,每一位營養大師負責100戶家庭,通過教老百姓營養學知識,指導他們科學飲食,引導他們從治療醫學向健康營養醫學轉型。
這是天下第一積德行善的事業,也是我的人生理想。“為他人創造心境,方能為自己創造環境”,未來我們的大健康產業尤其是智慧零售,借助四大制造業大健康產業生態鏈對它的支撐,將成為老百姓離不開的一個產業、一個業態。老百姓左看到健康,右看到健康,前看到健康,后看到健康,都會想到我們的智慧零售。同時,通過這樣一個長期性的工程,我可以培育100萬個大、中、小型的企業家,創造過千萬的就業機會。這樣既健康了老百姓,又帶富了“能人、好人、高人”。李運